|
|
|
Title | Author | Sequence | Publication | Level | Time |
奥斯曼帝国早期奴隶军队刍议 | 张楚乔 | 1 | 北方论丛 | C级 | 2012-5-15 |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日贸易的政策探析 | 邓峰 | 1 | 中共党史研究 | C级 | 2012-8-15 |
冷战初期美国对外宣传战略的缘起 | 邓峰 | 1 | 北方论丛 | C级 | 2012-11-15 |
冷战起源研究的国际渊流与发展 | 邓峰 | 1 | 社会科学战线 | C级 | 2012-12-1 |
英国学派与世界史本体论问题 | 张乃和 | 1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C级 | 2011-3-24 |
性别视角下的集体记忆——格尔达·勒纳女性主义历史记忆理论探究 | 周巩固 | 1 | 东北师大学报 | C级 | 2011-5-20 |
从1883年越南遣使来华看中越宗藩关系的终结 | 权赫秀 | 1 | 史林 | C级 | 2011-4-20 |
俄中两国早期工业化比较:先决条件与启动模式 | 张广翔 | 1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C级 | 2011-11-24 |
“边疆假说”的理论源起——特纳早年的师友交往及阅读经历 | 王邵励 | 1 | 史学理论研究 | C级 | 2011-10-28 |
后边疆”时代的“西部民主”传统——特纳在1893年之后对美国社会发展形势的认识 | 王邵励 | 1 | 东北师大学报 | C级 | 2011-9-20 |
关乎中日甲午战争性质定位的两个话题——正义与仁爱 | 周颂伦 | 1 | 抗日战争研究 | C级 | 2011-8-26 |
维持还是打破现状——“九一八”事变前夕的日本政局 | 周颂伦 | 1 | 社会科学战线 | C级 | 2011-8-1 |
沉湎于“曾经世界”的东亚史研究 | 韩东育 | 1 | 读书 | C级 | 2011-9-1 |
东亚研究的问题点与新思考 | 韩东育 | 1 | 社会科学战线 | C级 | 2011-3-1 |
伊藤仁斋的古学思想形成脉络探析 | 董灏智 | 1 | 东北师大学报 | C级 | 2011-5-20 |
初创期的“协和会”与伪满建国精神 | 陈秀武 | 1 | 东北师大学报 | C级 | 2011-7-20 |
“东亚协同体论”与伪满“建国精神” | 陈秀武 | 1 | 外国问题研究 | C级 | 2011-8-15 |
“伪满”建国思想的泛化宣传——以《满洲国政府公报》第一号、《弘宣》创刊号为中心 | 陈秀武 | 1 | 社会科学战线 | C级 | 2011-10-1 |
官智合流:冷战时期美国“政治-学术复合体”初探 | 张杨 | 1 | 社会科学战线 | C级 | 2012-6-1 |
美国对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阻挠 | 张杨 | 1 | 当代中国史研究 | C级 | 2012-5-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