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举办“出土文献与唐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朱玉麒教授、史睿研究员,浙江大学历史系孙英刚教授等应邀参会。我校数十名师生参与了研讨。我校副校长韩东育教授致辞,历史文化学院王彦辉教授、谢乃和教授分别主持会议。
会上,荣新江作了题为“入居长安的西域胡人”的报告,利用多年搜集的西域胡人资料,讨论他们在长安的居住坊里、从事职业、宗教信仰与婚姻关系等,展现他们社会生活的丰富面貌。孙英刚作了题为“狸猫为我守四方——《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中的武则天”的报告,结合佛教观念、谶纬、卦象等知识,讨论敦煌出土载初元年(690)《义疏》,重新阐释武则天政治宣传的实情。朱玉麒作了题为“皇权阴影下的‘燕许大手笔’——《凉国长公主碑》的御书刻石与文本流传”的报告,校勘碑文的石刻本与文集本文字差异,讨论碑文失载凉国公主第一次婚姻的政治背景以及唐玄宗御书碑文中体现的个人意志。史睿作了题为“颜真卿刺湖期间的诗文雅事与景观塑造”的报告,讨论2019年发现的大历十二年四月颜真卿撰书《修梁吴兴太守柳文畅西亭记》,从家学渊源、社会交往与循吏传统等方面观察碑文写作蕴含的文化意义。
10月24日至25日,续开三场学术讲座。孙英刚讲演“犍陀罗对中古史研究的意义”,讨论佛教在犍陀罗得到革命性发展,早期中国佛教所接受的佛教文本,原文主要为犍陀罗语,远较梵文佛经古老。结合图像、佛典、语言与出土文献,具体讨论“五道大神”的犍陀罗源头。史睿讲演“媒体转变时代的人文学术研究”,分析新媒体知识生产的原理与运用方式,讨论新媒体知识的局限性与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荣新江讲演“漫谈敦煌文书与隋唐史研究”,讨论敦煌文献的原始史料性质,从公私文书、地方性文献与民族语言文献三个方面分析敦煌文书涉及的问题与研究现状。
会议暨讲座为学者分享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对于拓展师生学术视野,推动学校中国古代史研究相关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