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历史文化学院、东亚研究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邀请,日本二松学舍大学王宝平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刍议近代中国留学日本之起源”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胡天舒副教授主持,学院和研究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根据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史料中的“东文学堂”相关记载,王宝平指出,东文学堂为驻日中国公使馆于1882年开设的日文学校,由首届驻日公使何如璋筹备、第二届公使黎庶昌主持开馆,早于京师同文馆东文馆(1897),是中日甲午战争前最早培养日语翻译的官方机构。在开设的12年间,先后培训了29名学生。其中,张文成、唐家桢、冯国勋在1888年东文学堂关闭后进入日本同人社、二松学舍学习,他们是中国近代以来培养出的第一批日语翻译人才。
报告结束后,王宝平同与会师生围绕着史料解读、中日文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王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史料研磨功夫,使与会师生深受教益,颇受启发。
二松学舍大学,创设于明治10年(1877),初为“汉学塾二松学舍大学”。1949年采行新制,更名为“二松学舍大学”。著名的日本近代化之父涩泽荣一和文豪作家夏目漱石等一大批名流,出身于该校。在共同学术志趣的推动下,2019年,二松学舍大学东亚学术综合研究所与我校东亚研究院签订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