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中文
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刘建辉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23-01-04     阅读次数:

12月29日,应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和东亚研究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邀请,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刘建辉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东北近代空间的成立:生态、移民、交通、城市、表象”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我校副校长韩东育教授主持。

报告中,刘建辉首先从生态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东北传统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崩坏过程,他认为,清政府为偿还《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赔款,被迫“移民实边”而增加税收,打破了17世纪以来“封禁令”“柳条边”所造成的东北与内地割裂的空间秩序,从而使国内外资本进入东北,来自中国其他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的移民亦大量涌入。其后,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及支线所构成的交通网极大便利了资源物产的流通,促使东北近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其中,马车及大车店的广泛应用对于东北空间的“均质化”、东北文化的创生具有特殊意义。东北的城市格局发生交替,宁古塔、金洲等传统城市边缘化,大连、抚顺、长春、哈尔滨等新兴城市在铁路沿线出现,站前广场成为各大城市的中心与近代的象征。最后,刘建辉分析了吉田初三郎(1884-1955)根据地图所绘的多幅“满蒙”想象图及日本发行的各类近代东北宣传图册,认为其反映了日本当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并强调,中国东北对于近代中日的发展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有必要突破当前中国边疆史、伪满史研究框架,重新构筑以东北自身为中心的“东北区域史”研究。

刘建辉的报告史论结合,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地图、绘画、宣传册、明信片等一手影像史料,生动展现了东北近代空间的形成过程。报告结束后,刘建辉就日方出版杂志报刊资料的利用方法、日本的“东北经验”在七七事变后华北的应用、东北移民人口统计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附件:
相关公告: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    电话:(0431)85099591    E-mail:sjwms@nen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