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中文
清华大学王中忱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23-08-08     阅读次数:

8月7日,应我校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邀请,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人文学研究与基础文科人才培养”的学术报告。我校文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王春雨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灏智教授,吉林出版集团社科公司总经理、总编辑袁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副编审王来特,我校文学院刘研教授、孙洛丹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齐畅副教授、胡天舒副教授等数十名师生参加了会议,报告由董灏智主持。会后,副校长魏民教授会见了王中忱一行。

报告中,王中忱首先从人文学研究与基础文科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展开,从何谓人文学的问题出发,对人文学的定义与目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中国传统“人文”观与现代人文学术、人文学科的关联及内涵,指出现代人文学既遇到了问题与危机,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新机。随后,他通过分享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培养模式的现实案例阐释了基础文科培养中构建开放人文学科的具体实践方法,提出这些探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希望能为人文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报告结束后,王中忱同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其中,王春雨从文史的共通性出发,交流了学生培养与基础文科建设的经验;刘研、孙洛丹、胡天舒分别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讨论了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意义、导师制和学生文史素养的培养、人文知识在社会层面的普及和人文学者的责任等问题;袁一鸣、王来特则从编辑、出版工作的角度分享了心得,其中王来特强调了档案史料在学术研究与期刊发表中的重要意义。随后,区域国别研究院负责人围绕着清华大学日新书院的学科设计、交叉培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与王中忱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知行合一与经典阅读在文史哲人文学科中的重要意义。最后,董灏智对报告进行总结,并展望了人文学科未来的建设思路。

王中忱的报告以生动的语言、详细的案例及立足当下的现实意义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附件:
相关公告: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    电话:(0431)85099591    E-mail:sjwms@nen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