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 作者 | 署名次序 | 发表刊物 | 论文级别 | 发表时间 |
Collected Works of Ri-Zhi | 张楠 | 1 |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 A级 | 2012-6-15 |
对“三十而立”的反思与期待——2001—2010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回顾 | 梁茂信 | 1 | 史学月刊 | A级 | 2012-1-25 |
荀子“性恶论”的政体改良指向 | 韩东育 | 1 | 哲学研究 | A级 | 2012-7-25 |
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1945—1960) | 梁茂信 | 1 | 历史研究 | A级 | 2014-10-25 |
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 | 梁茂信 | 1 | 史学月刊 | A级 | 2015-03-25 |
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英文) | 韩东育、Li Jingfeng | 1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A级 | 2014-02-15 |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石油工业垄断 | 张广翔、白胜洁 | 1 | 求是学刊 | A级 | 2014-05-15 |
走进莎士比亚时代 | 张乃和 | 1 | 光明日报 | A级 | 2014-07-09 |
身份与权利:明代社会层级性结构探析 | 赵轶峰 | 1 | 求是学刊 | A级 | 2014-09-15 |
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说要义 | 赵轶峰 | 1 | 求是学刊 | A级 | 2015-03-15 |
清朝对“非汉世界”的“大中华”表达——从《大义觉迷录》到《清帝逊位诏书》 | 韩东育 | 1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B级 | 2014-12-25 |
关于清初粤东迁海民生代价的思考 | 赵轶峰 | 1 | 中国史研究 | B级 | 2014-08-20 |
论明代中国的有限开放性 | 赵轶峰 | 1 | 四川大学学报 | B级 | 2014-07-20 |
明代白银货币称量形态对国家—社会关系的含义 | 赵轶峰 | 1 | 史学月刊 | B级 | 2014-07-25 |
明后期皇帝的即位诏——从隆庆到崇祯 | 赵轶峰 | 1 | 史学月刊 | B级 | 2014-04-25 |
俄国学者关于俄国农民农奴化史的争论 | 张广翔 | 1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B级 | 2014-11-05 |
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 | 崔修竹; 崔丕 | 2 | 世界历史 | B级 | 2014-10-15 |
“封建制度”概念在西方的生成和演变 | 倪世光 | 1 | 世界历史 | B级 | 2014-10-15 |
洛林吉亚国王罗退尔二世离婚风波迭起的历史动因 | 朱君杙 | 1 | 世界历史 | B级 | 2015-04-15 |
1894—1914年俄国酒销售垄断的初衷及效果 | 张广翔 | 1 | 世界历史 | B级 | 2012-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