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题目 | 作者 | 署名次序 | 发表刊物 | 论文级别 | 发表时间 |
| 汉字的变与不变和正统的争与不争 | 韩东育 | 1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20-09-01 |
| 朱舜水“东夷”褒贬的初衷与苦衷 | 韩东育 | 1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22-01-01 |
| 中日学者的世纪对谈与相关重大问题 | 韩东育 | 1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23-05-01 |
| 从“道理”到“物理”——日本近世以来“化道为术”之格致过程(原著自序) | 韩东育 | 1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 2020-09-01 |
| 《库莱讷敕令》与加洛林时代君臣协商的政治文化 | 朱君杙 | 1 | 《世界历史》 | | 2023-06-01 |
| 劫后重生: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唐人街的原址重建及其意义 | 伍斌 | 1 | 《世界历史》 | | 2021-10-01 |
| 国际竞争视阈下美国理工科国际留学生的归留趋势及原因(1980—2016) | 梁茂信 | 1 | 《世界历史》 | | 2023-08-01 |
| 抗战中的中共和日共关系侧记 | 韩东育 | 1 | 《世界历史》 | | 2021-06-01 |
|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历史表现论题的阐释 | 张作成 | 1 | 《史学史研究》 | | 2022-03-01 |
| 洛布本《地理志》残篇55b的史源学考察 | 刘军 | 1 | 《史学史研究》 | | 2021-06-01 |
| 海登·怀特的“中间语态”理论及其对历史书写的启发 | 李根 | 1 | 《史学史研究》 | | 2023-03-01 |
| 当代西方理论中的“人类世”话语阐释 | 张作成 | 1 | 《史学理论研究》 | | 2023-07-01 |
| 微观史研究中的历史普遍性问题——卡洛·金兹伯格微观史理论再探讨 | 李根 | 1 | 《史学理论研究》 | | 2023-05-01 |
| 新时代“三大体系”建设与历史唯物主义新知 | 韩东育 | 1 | 《史学理论研究》 | | 2022-03-01 |
| 关于近现代中日关系本质的再省察 | 韩东育 | 1 | 《近代史研究》 | | 2023-09-01 |
| 丸山真男的学术研究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反思 | 韩东育 | 1 | 中国社会科学 | | 2021-11-01 |
| 从近代化到近代性:日本新旧宪法的思想史解读 | 韩东育 | 1 | 历史研究 | | 2021-12-01 |
| 江户时代日本思想界的对外扩张理论 | 董灏智 | 1 | 历史研究 | | 2023-08-01 |
| THE EARLIEST SLAVERY DOCUMENTS FROM MESOPOTAMIA | 吴宇虹 | 1 |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 A级 | 2009-6-15 |
| 法家的发生逻辑与理解方法 | 韩东育 | 1 | 哲学研究 | A级 | 2009-12-25 |